啤酒包装生产线设计
作者:上海昱音机械有限公司 发布于:2014-4-3 11:46:44 浏览量:次
[摘要]啤酒包装是啤酒生产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一条好的啤酒生产线,应该具有最小的投资费用、最低的劳动强度、最高的经济效益,而生产线设计得合理与否,是能否达到这个目标的主要因素之一。
四、输送系统的设计
据记载,国外瓶装生产线的效率大多都超过80% ,而我国国标规定的仅为70%。虽然造成这一结果的因素很多,但输送系统设计得合理与否却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在现实生活中,输送系统就好像是高速公路:“车好,路好,车才能跑得快”。同样,一条好的包装生产线只有在好的输送系统配合下才能发挥出最大的生产效率。下面就来谈谈输送系统的设计要点:
1.输瓶系统的设计:
(1)储瓶能力(以时间计) 各台设备之间输瓶带能力的设计除满足生产线所要求的输送能力外,还应具有一定的储瓶量,缓冲时间就是这一储瓶量在前一台机器停运时,后一台机器尚能运行的时间。实践经验表明,在设备性能良好的情况下缓冲时间一般为1.5—3分钟。生产线输瓶系统的缓冲时间见(表1)。

表1 瓶装生产线输瓶系统的缓存时间
(2)输送速度
为了确定输瓶带的最小输送速度,有人曾做了一个实验,得出(图3)所示的曲线——输送速度与缓冲时间的关系图。

图3 输送速度与缓冲时间的关系
从图中可看出,输瓶带的缓冲时间在输送速度低于0.2m/s的范围内急剧下降,仅仅用增加输送带的排数补偿,故输瓶线速度应高于0.2m/s。
在探讨输瓶带的最大速度值时,德国KHS公司曾用不同瓶子的撞击做了一个实验,得出(图4)所示的曲线——瓶子撞击噪音与输送链速度的关系图。

图4 噪音与输送速度的关系
图中数据是各种瓶子在实验输送带上运行的速度介于0.3m/s至1.4m/s时,其撞击噪音在距离l米处测定的。由图中可知,噪音随着输送速度的增加而呈曲线增加,根据瓶子对人及环境的影响,瓶子输送速度应不高于0.5m/s为宜。当然,输送速度过高还会影响瓶子运行的稳定性,增加瓶内压力,容易引起倒瓶、破瓶现象的发生。
根据以上分析,输瓶带速度最好在0.2~0.5m/s之间。对于多列变少列的输瓶带,为了防止瓶子堵塞,各列带的过渡应有个合理的速差,一般相邻之间输送带速度差为0.3~0.4m/s。
当人工验瓶时,输瓶极限速度为80~100瓶/分;当光电验瓶时,输瓶速度可达100~800瓶/分。
(3)布置与衔接
在一条啤酒包装生产线中,各台设备的输入输出口输瓶带列数和标高不尽相同,输瓶系统会由多列变少列,或少列变多列、分流与合流、90度转弯及瓶流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等各种各样的布置与衔接形式。这些衔接位置最容易发生倒瓶、堵瓶等故障,对整线生产效率影响很大。因此,必须进行合理的设计:
①同列数平行段之间的过渡。如(图5a)所示,直线输瓶带由于受到减速机功率等因素限制,并考虑到减少瓶子之间的挤压力,输送带不可随意加长。当一台减速机带动的输送带过长时,应采用同列数平行过渡的组合形式。此种形式中间不用过渡板,瓶子输送不存在无动力点,瓶流可顺畅平稳地往前流动。

图5a 同列数平行过渡段
②多列变少列平行段之间的过渡。如(图5b)所示,由于某种需要(如验瓶),直线输送带的多列瓶流需要变为少列往下游输送时,一般采用平行过渡的衔接。此形式由于瓶流通道变窄,容易发生卡瓶。为解决卡瓶故障,需在导向栏杆锥口位置设置搓瓶器,在搓瓶器的作用下,瓶子会产生切向滚动,使卡住的瓶子自动释放。同时,输送速度V2必须大于V1,在速差作用下,瓶子不容易发生堵塞。

图5b 多列变少列平行过渡段
③分路过渡段。如(图5c)所示,当分路验瓶(酒)或杀菌机输入端为上、下层时,需要使用分路过渡段。这种从一路分为两路的过渡段,分支点应设置在过渡段中间的位置,分支导向栏杆的端部应为圆弧形,以避免发生卡瓶及降低撞击应力和噪音。

图5c 分路过渡段
④90度转弯的衔接。布置形式如(图5d)所示,其中:

图5d 90°转弯衔接
工型:可自动排除玻璃碎片,一般采用此种联接。
Ⅱ型:玻璃片会继续往下游输送,或者输送到主机的入口而造成故障,最好不要采用。
Ⅲ型:多列带变为少列带,必须上游多列缩小为与下游段列数相同,同时在锥口位置必须加搓瓶器,此种联接常用于杀菌机出口。
IV型:90°转弯输送链。此种联接无过渡板,输送顺畅且无滞留瓶,是目前最流行的衔接方式。但输送较脏的回收瓶时,在卸箱机至洗瓶机段尽量不要采用此种衔接,以免引起链带翻起造成停机甚至伤人。
⑤倾斜段。当两台主机的标高不同时,需采用倾斜段来过渡。为保证瓶子在输送过程中的平稳性,输送倾角应小于3度。
⑥装瓶压盖机、贴标机出入口的布置。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出入口均为单列瓶,进出瓶处瓶距等于星轮节距,输送速度等于星轮线速度。无论是瓶子从慢速运行的多列带上运行到高速运行的单列带还是从高速运行的单列带运行到慢速的多列带时,都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常常会发生破瓶和较大的撞击噪音。为避免这些现象的发生,应逐级改变瓶子的运行速度。
当生产线的公称能力较小(≤20,000瓶/时)时,可采用类似(图5e)所示的布置形式。其输送速度: V1

图5e 灌装贴标出口布置

图5e 灌装贴标入口布置